超市商品捆绑式销售及关联陈列
日期:2018-02-09 11:33
超市商品捆绑式销售:
如果门店的客单价平均为60元,那么就可以“单票买满80元就赠送或低价购买某些商品”,提高交易金额。因为如果A只有50元,则几乎人人部可以享受到这种优惠,对客单价的促进作用不大,最多吸引一些客流;反过来,如果略高于客单价,则正好可以刺激顾客把单价抬高到80元以上。80元是许多知名超市最常用的买赠数字。 在这种买赠活动中,赠实物与赠券是有一些差别的。如果是实物,就要定得稍微高于客单价;如果是购物券,总体思路不变,但在核算上要复杂些,因为购物券是刺激连带消费的,不能简单高于客单价,就要在B的确定上与品单价错位——因为购物券在消费时是不找零的,不足部分还要补齐现金,这样才利于提高客单价。
比如,你送的B数字是200元,品单价是198、200元左右的商品一大堆,你这次活动就没有太大意义,纯粹让利,除非你没有200元左右的商品。所以买送赠券时,一旦双方价格战开打,尽量不要变动A,而是要根据商品价格状况在B的大小上调整,这样才能刺激多买,汕尾清货公司提高客单价。 “购物满A就可获得B”,其力度要考虑两个因素:一是客单价,一是毛利率。考虑毛利率,主要是为了决定送出B后,我们会不会还有利润——采购部一般都会考虑这个因素。但他们很少考虑客单价的问题,否则也不会在A的数字上一降再降。促销活动要提高客单价,A这个数字要适当高于客单价。
超市商品关联陈列:
例如:薯片配瓜子,把想买薯片或想买瓜子的顾客,都吸引到一起。顾客拿一包,却买了两样商品。 冬季的火锅节,把锅底料和小料以及羊肉捆绑销售,同样是组合。组合装的定价就很有学问了,不是简单相加两个商品原来的售价,而要体现一定的组合优势,让顾客在“觉得划算中”不知不觉提高客单价。
平时,提高客单价的重要方式就是“关联陈列”,即根据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关联因素以及顾客的消费习惯,进行合理陈列。可以设想:一个女性顾客进入门店,如果一开始只想买一包饼干,但在选择过程中看见了饮料,觉得吃了饼干口渴,顺便就拿了一瓶。 因此,饼干和饮料这两种关联性大的类别就应该尽量放在同一个地方。把面包和果酱陈列在一起,方便面旁边搁上火腿肠,把大量两三元的小家庭用品堆积在老虎笼里,或在生鲜区陈列一些调味盒、清洁球等,都可能是好主意。